1、供应方面:高硫端,在俄乌局势缺乏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,俄罗斯高硫燃料油发货量再度下滑。预计俄罗斯炼厂将在二季度后期开始持续提升开工负荷,这将推动高硫组分供应回升。伊朗高硫燃料油供应受地缘局势的影响较俄罗斯更为显著,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OPEC+产油国增产带来的高硫燃料油供应增量。低硫端,受限于重油加氢产能不足,欧洲炼厂低硫燃料油供应在需求淘汰与原料分流的双重压力下收缩;今年5月起尼日利亚Dangote炼厂重启RFCC装置,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巴西供应增量。在国内成品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,低硫燃料油承担了分流成品油出口量下降所致过剩压力的功能,预计我国低硫燃料油供应将维持宽松态势。
2、需求方面:炼化端,近期有报道称燃料油消费税返还比例或将上调至少25个百分点至75–95%,相当于燃料油原料采购成本降低约80美元/吨。预计自7月起地炼开工率将有所回升,叠加消费税抵扣政策利好的影响,下半年国内高硫原料需求或环比上升接近10万桶/日。但需注意的是,对于既无原油进口配额也无焦化装置的小型炼厂,可能难以从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中获益。此外,进口需求的实质性提振或需待裂解价差回落。发电端,中东、南亚及非洲等地区的高硫燃料油发电需求显著增长,沙特仍存在超过20万吨/月的增长空间。船燃端,“抢出口”与地缘局势不稳在一定程度上推升船燃需求,但低硫船用需求预计受到来自绿色能源和高硫的双重冲击。
3、成本方面:上半年原油市场高波动性的两大驱动因素为关税政策与地缘冲突。鉴于需求韧性与市场份额考量,预计OPEC+在三季度将持续增产,四季度起产量趋于稳定。然而,受夏季中东地区内部需求增长及库存调节机制影响,未来2-3个月内其原油出口增幅可能滞后于产量增长。伴随4-5月油价逼近页岩油盈亏平衡点,美国活跃钻机数量降幅扩大,下半年供应增量将主要依赖非OPEC+非美国家。当前海外夏季需求旺季已然来临,预计三季度欧美地区的航空与陆路出行高峰将提振交通燃料需求。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,EIA对今年三、四季度的供需平衡预测分别为供应过剩36万桶/日和61万桶/日,IEA的预测则分别为过剩34万桶/日和113万桶/日,预示全球原油市场整体将呈现供应过剩格局,累库压力将贯穿下半年,尤以四季度为甚。尽管当前地缘政治溢价逐步消退,三季度供需相对偏紧的态势或仍有望支撑油价企稳反弹至70美元/桶一线。然而,在四季度累库压力下,油价中枢则可能再度下移至55美元/桶附近,潜在风险仍需关注关税政策及地缘局势的演变。
4、策略观点:下半年原油成本端波动仍将影响高、低硫燃料油绝对价格,高硫基本面驱动略强于低硫。伊朗与俄罗斯供应暂维持低位,叠加高硫发电及炼化需求回升,预计未来几个月高硫价格或有望迎来短暂反弹,但在中期供需压力下建议考虑逢高做空高硫裂解价差;而国内低硫供应维持充足,低硫燃料油内外价差预计延续低位。
5、风险提示:关税政策调整,地缘局势反复
发表评论